信鸽是非不断养鸽呼唤规范
编辑:庞仕影 来源:新民晚报 2003年4月18日16:48
这几年,经常有信鸽协会会员与居民为驯养信鸽而产生的邻里矛盾。为此,信鸽协会只得向会员们立了一个“规定”:每天清晨放出的信鸽在上午9时30分之前回棚,下午4时30分以后才能再次放鸽。要做好鸽棚清扫,保持鸽棚卫生和环境卫生。然而,纠纷仍时有发生……
一墙之隔生芥蒂
已是知天命的周老师是上海某大学的教师,他平日无其它嗜好,唯独对信鸽情有独钟。为了信鸽,他甚至和妻子分居两处。几年来除了教书育人外,他钻研养鸽之学,悉心照顾驯养信鸽,然而周老师这个爱好也给他带来了一场信鸽官司。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10余年前,周老师单位分房时,他不顾妻子的反对放弃了一套一室半的房子,而“自说自话”地选中了一套6楼的一室户房子。他是为他的信鸽选楼房,6楼房子“高高在上”,不用担心信鸽会影响周边邻里。直至几年后,周老师又分到一套房子,妻儿便搬到了新居,但周老师却舍不得那十几只朝夕相处的信鸽,他每周周末回新居,与妻子相会,而平时就住在老房子里照顾信鸽。
周老师虽能得到妻子的体谅,但一墙之隔的李家就无法容忍咕咕叫的信鸽。原来,周老师将鸽舍搭在阳台内,鸽舍与李家阳台共用一面墙。尽管周老师为减少信鸽叫声,特地在靠阳台外侧装上了玻璃,用以隔音,但信鸽的咕咕声仍不绝于耳。后来李家还发现老鼠在两家的阳台间“流窜”。李家说是周老师喂鸽撒落的鸽饲料引来了老鼠。
李家的说法遭到周老师的反驳。用周老师的话来说,自己每天要打扫鸽舍两三次,老鼠的出现未必是养信鸽引起的,再说李家在公用的楼道内违章搭建,堆积杂物,这才是导致鼠患的的根本原因。在李家女主人看来,这群信鸽是在惹是生非,于是拿起了衣架驱赶信鸽。信鸽受惊的扑翅声也招来了周老师,双方的矛盾又加深了一层。
2001年8月底,周老师一纸诉状将李家告上了法庭,要求李家拆除公用楼道内的违章搭建物。10月底,法院判决支持周的诉请。就在判决下达一周后,李家也将周老师推上了被告席,要求其拆除鸽棚,不得在阳台周围放飞信鸽,停止对自己的侵害。
法庭上,周老师辩称,自己是市信鸽协会会员,鸽棚搭建已有十几年,未违反市体委的相关规定。因为鸽棚较小,他从未饲养超过20羽以上的信鸽。目前自己只有2羽认棚的老信鸽,其余都是没有“开家”的幼鸽。因信鸽只有“开家”了以后,才会认门回棚。此外,自己曾有5羽刚“开家”没多久的幼鸽,因李家敲打鸽棚而受惊再也没回来。周老师表示,信鸽是有价格的,如果法院判决不能养鸽,自己将损失2至3万元,这笔损失谁来承担?
审理中,李家称,周老师家信鸽的叫声影响了他们的睡眠,李家女主人因此精神恍惚,身体健康每况愈下,他坚决要求拆除周老师的鸽棚。对此,周老师向法院提交了书面承诺,表示愿一如既往地遵守市信鸽协会章程及有关部门的相关规定,保持现有的不超过20羽信鸽的规模,同时还将严格遵照规定放飞信鸽,做好鸽棚清扫工作。
虹口区法院有关人员察看了现场,认为驯养信鸽属于体育活动,周老师搭建的鸽棚符合规定,且周老师能自觉遵守放飞信鸽的规章,目前尚未对李家造成妨碍。至于李家所提养鸽出现老鼠、影响身体健康等,因证据不足,法院不予采信。据此,法院对李家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一审判决后,原告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期间,李家以周老师已自行拆除鸽棚为由,向二审法院申请了撤诉。
六旬夫妇失安宁
年逾六旬的张老太夫妇退休后,子女们为让老人安度幸福晚年,特地给老人买了一套在22层的一室一厅。稍加装修后,老夫妻俩便搬了进去。每天老两口早睡早起,日子过得平静而又其乐融融。
这一份平静不久便失去。2000年6月底的一天,张老太突然发现窗子外传来信鸽的咕咕声,推窗望去,几羽信鸽扑展着翅膀停在张老太家的晾衣竿上。张老太四下观察,发现楼下的21层江某家的阳台搭出了个鸽棚。傍晚,张老太收衣服时,在衣服上发现信鸽的几处“杰作”——鸽粪。
入夜,楼下那十几羽信鸽的“咕咕”叫声,让老夫妇俩即使紧闭门窗也不能入睡。随着天气逐渐转暖,鸽棚发出的臭味“蒸腾而上”,让楼上老夫妇难以忍受。
不想和邻居撕破脸皮的老夫妇向居委、物业反映,希望能够解决自己的烦恼。但楼下的鸽棚依然照旧,信鸽的叫声依然声声入耳,鸽粪、鸽毛依然留在张老太家的阳台上。无奈之下,张老太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楼下的江某拆除鸽棚。
法庭上,江某辩解称,鸽棚是按照信鸽协会和有关部门的规定盖的,现在国家一直提倡保护鸟类,信鸽不仅是鸟,还是“运动员”。他说,信鸽白天叫时声音很低;信鸽粪干是没有臭味的;鸽毛一年换一次。他认为信鸽不会影响楼上的张老太,因此拒绝拆除鸽棚。
审理中,虹口法院查明江某的鸽棚不符合规定,超出阳台栏杆50厘米。法院审理后认为,驯养信鸽虽是有益的体育活动,但养鸽人应遵守政府的有关规定,不得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江某在阳台里搭建鸽棚违反了“基座不得超出阳台栏杆”的规定,法院因此判决江某从判决生效之日起3日内,拆除阳台上所搭建的鸽棚。
信鸽无辜,为何难有立足之地,这也是城市演变而出现的新问题。从众多的养鸽纠纷之中,我们隐约看到养鸽人的择地而居与邻里的宽宏大量将是信鸽无恙的福祉。
养鸽还需规范来约束
据悉,目前上海注册登记的养鸽户约8000余户,尽管比上世纪八十年代的3万余户少了许多,但为了规范养鸽行为,市体育局去年底已发出关于印发《上海市信鸽饲养活动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并将于今年6月1日起施行。
该《暂行规定》对养鸽户新建的鸽舍作了严格规定:在市区内环线以外区域多层建筑物阳台搭建鸽舍的,鸽舍基座不得超出阳台外侧30厘米,鸽舍顶部不得超出上一层阳台楼板底部,信鸽出入踏板应当设置在阳台内;高层建筑物阳台搭建鸽舍的,鸽舍不应当超出阳台栏杆,信鸽出入踏板应当设置在阳台内。建筑物阳台内所搭建鸽舍与其他住户阳台相邻的,鸽舍应当隔断密封,并与上一层住户窗户距离1米以上。
另外,《暂行规定》还规定,在市区内环线以内人口密度较高区域不得新建鸽舍。